翰城位于华夏东南角,沿海地带区位优势显着,早早地便实现了经济腾飞,如今业已成长为一座容纳两千万人口的一线城市。
唐家祖宅正建筑在翰城的心脏地带,一片古建筑保护区内。这里即为最初的翰城,始建于十八世纪末,如今已被开发作旅游景点,但也为私人住宅划定了区位,将旅游与生活严格区分开来。因此他们一家居住在此,并不觉得吵闹。
祖宅久未有人长居,但唐雪一直都有雇人帮忙日常维护打扫,所以整座建筑并不似唐晓翼想象的那般凋敝、破败。落脚以前,唐欣还开玩笑地说着“我和哥哥恐怕要先搞一周的卫生,才能把奶奶请回去住”之类的话,但当他们真正站在祖宅的院子里时,唐晓翼方觉,他们好像才离开这个地方不久,现在只不过是外出归来而已。
仲夏里,栽种于院中的石榴树,正爆出大片赤红色的花朵来。唐欣看一眼,同哥哥讨论这些树能否结出石榴,而那结出来的石榴又是否好吃——“等到结果季你不就知道啦。”唐晓翼说着,推着行李箱走入屋内。等他们将行李收拾停当、准备吃晚饭时,奶奶便同兄妹二人说起,她希望他们在翰城上学的事情。
到底,长辈总是不希望青少年整日地“不务正业”:在前者眼里,上学以外的任何事均可归类入“不务正业”。唐雪已算得上是相当宽容的长辈,纵容地允许孙子外出冒险,但既然现在他们都已安定下来,唐晓翼也暂无外出的打算,那幺唐雪就更希望他能契合一次世俗的孩童成长历程:即进入学校。
尽管唐晓翼业已通过线上授课的方式,踏实稳重地准备着申请大学,但那都是建筑在国外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如今他们住在翰城,奶奶的意思是:期待着他能够就读于某所高中,未来不一定要参加高考,当然可以全凭自己意愿地申请国外大学。
对此,唐晓翼表示默许。他愿意顺着奶奶的意,好讨她开心。
于是,在来到翰城的一周以后,唐晓翼走进了翰城一中高三特优班的教室。
午休时间接近尾声,学生们陆陆续续地醒来。有的尚沉浸在午觉的余韵里,睁着惺忪的睡眼发呆;有的已翻开练习题册,利用碎片时间刷题提升……有人注意到唐晓翼,并不靠近搭话,而是先嬉笑着同朋友交头接耳一番,方试探着接近:“同学,你是新来的吗?”
初来乍到,唐晓翼不愿展现出太强的攻击性,只微微颔首:“刚来没多久。”
对方却显得热情,同他交换名姓,循循善诱地套他的话。唐晓翼终于听懂,这人是想打听他的成绩——指尖无聊地转了转中性笔,唐晓翼兴致缺缺地撒谎:“本来我都不想读高三了,直接辍学打工,家里不肯,非要我至少拿个高中文凭,我这才不情不愿地来上学……反正就这一年,忍忍就算了。”
果然得来同学满意的神情,以及瞬间一落千丈的态度。随意敷衍了几句,对方便回了座位。唐晓翼的后背忽而又被人戳了戳,他回过头,只见后座是个脸蛋白皙、留着姬发的清秀女生。
女生将手掌拢在嘴边,和他说悄悄话:“哎,刚刚和你搭话的那家伙,有被害妄想症,总觉得所有人都和他是竞争对手,所以每遇到一个人,都要想方设法地试探出对方的实力。你别往心里去啊,他就这副德行。”
“但其实他越这样,只会越显得他没底气。”唐晓翼挑眉,表示自己压根不放在心上。女生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顿了顿,唐晓翼忽又问女生:“我坐你前面,会不会挡到你看黑板?要不我换到我旁边这个空位上?”
女生讶异,紧接着摆手:“不会——呃,我是真混子,上课不听讲的,所以看不看得到黑板都无所谓。”她将鬓角碎发别到耳后,“顺便——嗯,你旁边那个位置,据我所知,并不是空位。”
唐晓翼瞥了一眼身边的那套桌椅。它们并不似教室里的其它桌椅那样,堆满了书本与学习用具,甚至连一本书、一支笔都没有,干干净净,像可被任何人据为己有的无主岛屿。
他以为他是插班生,不太可能遇上同桌,但既然姬发女生如是说,那这个座位应当真的有主。
可能那个人还没有把自己的东西搬过来吧,所以桌上空无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