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跳槽

车停在食堂门口,梁斯翊就近找了个位置坐下,秦江雪去买饭。

她望着门口的进出的行人发呆,秦江雪弯腰把餐盘放到她面前。

“谢谢。”

她回过神来,拿起包子咬了一口。

“你们学院也很忙吧,大一课挺多的。”

其实梁斯翊有些意外,秦江雪报志愿时没选数学或者计算机,而是去学了经济。

但转念一想,也是,经管的分数线一骑绝尘,考那幺高的分不选这个专业白瞎了。

秦江雪点头,只说还好。

T大是一个公认天赋大于努力的地方,有人花一两个小时就能搞懂别人十几个小时也想不明白的问题。

梁斯翊从来不肯将自己划分在很有天赋的一类,但秦江雪是,无论客观还是主观,她都不得不承认。

“老龚问周五有空吗,想叫上你大家一块聚一下。”

梁斯翊看了眼桌子上手机弹出来的消息,实时向秦江雪转播道。

老龚,龚家齐,是他们高中班长。

毕业时,他把班里去北京上学的人都拉到一个微信群里,平常在群里吹牛灌水,偶尔组织一两次聚会。

龚家齐和秦江雪都是校篮球队的,是下了课勾肩搭背,争着给彼此当“爸爸”的关系,于是八月底龚家齐便张罗着要聚餐。

群里总共十几个人,大家零星散落在北京的不同学校,刚开学所有人都忙,只好往后一拖再拖,直到九月中旬了才又提起这件事。

“你有空吗?”   秦江雪没去看手机,反倒问她。

“嗯......没有。”   梁斯翊一仰脖子,把嘴里的食物咽下去,有些臭屁道,“不过这次破例,学姐勉为其难,给你个面子。”

他饶有兴味地挑了下眉,单手撑脸,眼睛一眨不眨地笑着看她。

少年长了一副立体精致的骨相,眉眼却浅淡,眼睑处的痣擡目则隐,垂睫方现,此时又藏进细长的褶皱里。

美玉有瑕,见卿则无。

梁斯翊正坐在工位上敲键盘,大概是生理期快到了,雌激素分泌旺盛,她忍不住去想他那张过分好看的脸,脑海里忽然莫名其妙闪过这句话,耳根一红。

距离组会开始还有一个小时,梁斯翊是第一个到实验室的。

烧上热水,拉开窗帘,开窗通风,最后回到工位准备今天要用的ppt。

“早啊小梁。”

ppt做到一半,徐敞拎着保温杯进来了。

他瘦高个,皮包骨头,头发几天没洗油得发亮,竹竿似的两条腿晃荡在起球的黑色束脚运动裤里。

他径直走到窗边把窗子关上,“每天都来这幺早啊,还是年轻好,就是有活力。”

徐敞是实验室博二的师兄,人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

梁斯翊刚来实验室那天,徐敞主动加了她的微信,出于一些男女之间众所周知的目的,下班回宿舍后总给梁斯翊发消息。

梁斯翊不能明着甩脸子,只好下班时让秦江雪来接她。

果然,徐敞在看见秦江雪后立马偃旗息鼓。

工作上梁斯翊问过他几次问题,明明五分钟就能解决debug,但他总是说得云里雾里,故意绕弯子。

最后梁斯翊也懒得再问,还不如靠自学。

一切的转变发生在上周。

周博从美国开会回来,风尘仆仆来了学校一趟。那天他特地把梁斯翊叫到办公室,语气挺和蔼地问她,在组里适应的怎幺样。

老板的态度只是稍一倾斜,她手上的dirty   work立刻少了一半。徐敞的态度也变了,开始关心起她实验做的如何,论文能看懂幺,手把手教她怎幺调模型能涨点。

梁斯轻易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缘故。

徐敞往杯子里灌好热水,左拐右拐,绕到后门角落里梁斯翊的工位上,搬了个凳子凑过来。

“上周给你的那篇论文复现的怎幺样了?”

两个人讨论着,快到点了,实验室里的人逐渐多起来。六七十人的大组,即使大家都压着嗓子说话也蛮吵。

八点十分,梁斯翊和其他人跟着小导去了隔壁会议室。

九个人围坐在会议桌前,遮光帘拉得严丝合缝,室内漆黑,投影仪惨白的光打在每个人的脸上,气氛是一如既往的压抑。

前面每个人发表完小导都会点评几句,轮到梁斯翊讲话时,小导则全程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头也没擡,直接将她无视。

小导是跟着他老师从外校过来的,结果他老师没两年就被周博排挤走了,他自然跟周博不对付,没走是因为组里做NLP方向的目前就他一个。

到后面梁斯翊越说越没底,语速不由加快,草草结束,小导也只是语气淡淡地说了句,下一个。

她知道自己没有抱怨的底气。

搞科研说到底还是靠成果说话,没有论文就像冷宫里没有孩子的妃子,没人给好脸色再正常不过。

她抱着电脑回到工位,环顾了一圈,见四周没人才打开微信。

时隔一个月,她第一次编辑消息给那个人发过去。

【谢谢(双手合十)】

【以后就不用麻烦了】

关于周博的突然转变,除了池庚垚,她想不到第二个人能和这件事扯上关系。

虽然不知道她在他嘴里是一个什幺样的身份,但该说不说,这件事她应该感谢他。

毕竟实验室也不是没有过把一作让给天降太子的先例,而真正耗费了几个月心血跑实验的人,运气好能混个共一,运气差就只能二作。

只是差不多就行了,如果继续发展下去,自己一是什幺也学不到,二来也难免遭人嫉恨,三来小导跟周博有矛盾,她当夹心饼干也很难受。

信息发出去,一直没收到回复,她不知道对方看到没有。

池庚垚对自己一向严格,工作时从不闲聊,不工作时手机完全处于关机状态。

富二代身上那股不顾别人死活的松弛感,在这种时候便显露出冰山一角。

联系不上他的下属要怎幺办,客户流失要怎幺办,在他休息时都不如剥干净一个橙子的白色经络重要。

*

写字楼顶层的空中花园,池庚垚从店员手里接过两杯冰美式,将其中一杯递给叶闻笛。

能喝凉的幺。他此时手还没松开,问。

叶闻笛说可以。

中午阳光猛烈,池庚垚选了个喷泉旁边背阴的位置坐下,袖子挽起,也将领口的扣子解开两颗。

“怎幺样,想好了幺?”

叶闻笛轻轻压住深灰色醋酸半裙,落座在长椅另一侧,和池庚垚相隔大约半米的位置,“您是我的伯乐。”

“不用讲这些。”   手机忽然震动两下,池庚垚拿起来看了一眼,锁屏,继续道,“你提供我需要的价值,我支付你合适的薪水。”

“你只需要考虑怎样对你自己最有利。实话说,如果你跟我走,我不能保证你发展的比现在更好。去年内地有987家对冲基金挂牌,322家在第一季度就关门了。”

月底,池庚垚即将从公司离职,同时成为Future   Ark——科技领域的量化对冲基金合伙人。

“所以,我无法给你任何承诺。”

团队的其他人,他打算等新公司走上正轨后再挖过来,但是叶闻笛不一样,他们合作多年,他眼下实在没有精力再去熟悉一个陌生人。

但这对叶闻笛来说无异于一场赌博。

这几年跟着池庚垚积攒下来的人脉资源和极其出色的项目经历,已经给了她足够清晰明了的晋升路线。

大中华区,亚太区,美国总部......她的未来不可限量。

叶闻笛捧起咖啡抿着吸管喝了一口,微风吹拂她柔软的栗色卷发。

如果只求安稳,那她不会14岁一个人去瑞士的山坳里读高中,17岁去LSE读本科,21岁研究生毕业,放弃伦敦big   name投行的offer,回国跟随池庚垚到现在。

“没事,我输得起,池总。”

叶闻笛的声音平静而笃定。

“‘去做’才是我的课题,能不能赢,那是命运的安排。”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