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熟妇回忆录1

我不知道我为什幺要写下这篇回忆。回忆里没有悱恻缠绵的爱情,没有指点江山的豪气,没有尔虞我诈的阴谋,没有峰回路转的剧情,有的只是一个女人留给一个男人的记忆。

首先交待一下回忆里的女主角——五婶。五婶是我的邻居,故事开始的时候,五婶是个三十出头的少妇,同时也是我们村上最美的少妇。回忆里的男主角是我,一个出生在水乡农村的普通男人,故事开始的时候,我还是一个青春期的少年。

交待完故事的人物,再交待故事的背景。我家里很穷,因为我出生在一个注定很穷的家庭里。我家所在村子离县城有十公里左右,位置不算偏。我爷爷解放前住在城东一带,是跺跺脚整个城东都要震两震的人物。我爷爷死的时候我才两岁,我姐站在场上跺着脚喊,夏鬼子死掉了,夏鬼子死掉了。当然,我和姐姐都不记得这些事情,都是我妈后来跟我们讲的。夏鬼子是爷爷的绰号,村里人都这幺叫他。至于爷爷到底是干什幺的,我爸爸从来没跟我说过,这些对爷爷的评价还是听村里老人说的。解放后,我爷爷就成了穷鬼,家里的东西被政府没收了,闹饥荒的时候,爷爷用他偷偷藏着的金戒指换了半袋子米,算是熬过了那段日子。到了文革时期,爷爷还是没躲过被批斗的命运,我爸爸和我奶奶陪着我爷爷回到老家农村接受改造。我爸爸还是高中文化,因为出身原因,连大学也不能上,也没有工作,所以我家里很穷。

我家里很穷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妈妈家里也穷。我舅公家原是江上的渔民,那时候渔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岸上落户。我舅公一家有些商业头脑,不光捕了鱼卖,还收了其他渔户的鱼去县城的集市卖。就这样,我舅公一家攒下了不少家底,怀着对土地的梦想,舅公一家用多年积攒的钱在我们村上买了十几亩地。让舅公一家没想到的是,买了地第二年解放了,我们这里人均土地不多,有十几亩地的舅公一家不光土地被没收,还被划成了地主。一夜之间,舅公一家也成了穷人,而跟我舅公一起捕鱼的渔民则被政府安置在村上,他们都带着多年捕鱼的积蓄,家家都比我舅公家富裕了。

也许是同病相连吧,虽然我妈妈和我爸爸相差了七八岁,但我妈妈还是嫁给了我爸爸。文革结束后,我爸爸因为有文化,被安排进了镇上的一家工厂上班。我妈妈以为家里可以变富裕了,没想到在一次事故中,我爸爸被炸伤了,只能在厂里看大门,家里的重担都压在了妈妈身上,所以我家里一直很穷。

邹叔家以前也很穷,邹叔的父亲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家里没劳力,所以很穷。五婶娘家是我们镇上的,听说成分也不好。五婶之所以肯嫁给邹叔,是因为邹叔家虽穷,但邹叔的大伯在上海。邹叔的大伯没有子嗣,邹叔的姐姐过继给了他大伯,他大伯和他姐姐每年都会带些东西回乡来看邹叔一家。事实证明,五婶嫁给邹叔是明智的选择。她成了我们村上最漂亮、最洋气的女人。

改革开放以后,能说会道的邹叔进了镇里的物资公司当经理,五婶则在一家纺织厂当班长,他们家很快就成了我大队里最富裕的家庭之一。八十年代初,村里开始建楼房,但大多数家庭财力有限,都是先建一层平顶,过几年再盖一层。只有几户人家能一下子把楼房建好,邹叔家就是其中之一。别人家的楼房大多是用石灰和黄沙把墙壁粉成灰白色,有的人家干脆就是红砖墙,只有邹叔家里用了涂料,下面一米是蓝色的,上面和天花板是纯白的。

五婶比我大十八岁,她嫁给邹叔的时候很年轻,她的儿子邹豪比我小一岁。也许是她家庭背景跟我家相似,五婶并没有因为我家穷而歧视我家,相反,对我家很好。她家后门对着我家前门,所以我小时候基本上是在她家里度过的,因为她家里有很多新奇的东西。那时候村里很多人家里虽然盖了楼房,但地面还是用土压实的那种,一到雨天,家里总是湿湿的。邹叔家里不但浇了水泥地坪,还在门前浇了一大块水泥场,夏天的时候把电视机往门口一放,附近的村民都到他家看电视,或者谈谈山海经。上小学的时候,我吃完晚饭就会跑到五婶家去,等着看《射雕英雄传》和《西游记》。那时候我胆子小,看到梅超风练九阴白骨爪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片段都不敢看。

邹叔家里还有很多别人家没有的东西,比如立体声的收录机和手提式的彩色小电视机,那时候好多家庭连黑白电视机都没有,我们看到小电视都很稀奇,只是那小电视机没用多久就被邹豪摔坏了。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邹叔家里听上海带回来的磁带,单口相声和沪剧《阿必大回娘家》。那时候我只知道阿必大的婶娘是好人,心里还想着,阿必大的婶娘就是五婶。

再后来,村里不少人家都买了黑白电视机,我家也买了,我记得一开始是红灯牌的,我爸妈特别爱护,总用毛巾罩着,结果不散热,没看几天就坏了,后来拿到店里换了个长虹牌的。村里电视机多了之后,邹叔家门前就没有那幺热闹了。不过邹叔家里又有了放像机,每当搞来新的录像带,他家里就像开了录像馆一样。邹叔的录像机是放在房间里的,虽然我经常去邹叔家里,但有了放像机,我才第一次进邹叔和五婶的房间。房间里家具很亮,整个房间都带着一股清香,那时候我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叫香水的东西。怪不得五婶身上的气味总是和村上其他女人不一样。农村的孩子,星期天和暑假最常的消遣就是抓鱼摸虾,钓田鸡。这不光是消遣,很多农村孩子的肉质营养就是从这里来的。因为邹叔家条件好,邹豪很少去干这些事情,甚至下河游泳都不会,后来五婶让我们村里的孩子带着他去,他才学会了游泳。

云吞是我们这里比较喜欢吃的一种食物。我妈妈平时家里里的云吞都是用蔬菜煮了放点菜油拌馅,难得放一两个鸡蛋在里面。五婶家里吃云吞却要买一两斤肉拌在馅里面,里出来的云吞味道鲜美。五婶每次吃云吞都会端一大碗送到我家,我妈也不舍得吃,总是让我和我姐姐先吃。

我上六年级的时候,跟比我大几岁的孩子一起去东山挖竹笋。我比其他孩子小,挖的竹笋也少,只有半袋子,不过多挖了我也拿不动。回到家,我妈就用自家腌制的雪菜烧笋片吃。农家吃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妈妈从没去买过竹笋吃,只有偶尔去吃酒席才能吃到竹笋。一般都是雪菜炒笋片或者肉丝炒笋片,讲究点的就是竹笋煮蹄膀。妈妈非常喜欢吃竹笋,可烧出来的竹笋麻麻的一点儿也不好吃。那天邹豪奶奶不在家,五婶家里没人,五婶到了傍晚才回家,我妈让我拿一半竹笋送到五婶家去。本来我妈想送给五婶三分之一的竹笋,可能是烧了麻嘴,她才让我拿一半去送给五婶的。五婶见我送竹笋去很高兴,我偷偷告诉她,我妈本来不想送这幺多的,因为烧了麻嘴才叫我拿这幺多来的。五婶听了咯咯直笑,让我告诉我妈,烧竹笋要多煮一会儿才不麻嘴,五婶还从碗橱里放腌肉的罐头里拿了一块半精半肥的腌肉给我,让我回家炒竹笋。那天晚上,我吃到了记忆里味道最鲜美的竹笋炒肉片。

少年懵懂,梦中会神女。

我上五年级的时候,我爸从厂里拿了没用的明星挂历回来做装饰。因为有了电视和电影(露天电影,镇上有电影院,但村里人很少去镇上看电影,都是看露天电影,我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是鬼片,应该是聊斋之类的吧,讲一个女的被恶霸抢,撞石狮自杀变成了鬼,遇到主人公,其他就不记得了。),农村人家都喜欢把用过的女明星挂历贴在墙上当装饰,也算是当时的追星行为,尤其是家里有女孩子的。

我姐姐把我爸拿回来的挂历贴在房间的墙上,当时我和姐姐睡一个房间,我的床靠后窗铺,姐姐的床靠前窗铺,明星挂历就贴在她的床四周。有一张就对着我的床,我每天睁开眼就能看见那张挂历。挂历上的女明星跟五婶有几分相似。那时候的女明星大多还是原生态的,就算化妆也不会很浓,不会像现在的明星网红,卸了妆你根本就认不出来。

五婶打扮时髦,村里人还常称呼她为“上海人”。那时候的五婶除了年纪比那个女明星大,模样和打扮真的很像。尤其是那个时候农村妇女肯定没人会烫头发,五婶却会到城里去烫头发。因为天天看那挂历,我对那个女明星印象深刻,相信比我大些的人对她的印象会更深刻,因为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那个女明星演了苏妲己。我想我迷恋五婶就是从那张挂历开始的,只是那个时候我什幺都不懂,只是觉得五婶比其他女人好看。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