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渴望同类

终于有一次,在金殿堂的演奏中,席海生清晰地听到钢琴手弹错了一个音,随后是短号,长笛......在这之后不再是一个人出了差错,是整个乐团的演奏都散了,七零八碎的,但是好像没有任何一个人发现这件事情一样,每个人都神色如常,谢幕鞠躬时台下的观众甚至像是听到了一场最完美的演出一般,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幕布后席海生狐疑地看向副手,对方却是点点头,一副对这场演出很满意的表情。看到他满足的神情,席海生不禁皱起了眉,心里一阵烦躁,耳边长久不停的掌声此刻在他听来就像是莫大的讽刺。

在这个现场,似乎只有他一个人听到了这场“面目全非”的演出。

台下的掌声,就像是被设定好的程序一样,它们可能从来都不是真诚的。

自己所引以为傲的,可能什幺都不是。

后来他就退出了乐团,开始了他的个人“巡演”。

一开始,他只是不按照表演列表的曲目演奏,在换曲的那一瞬间,台下悉悉索索交头接耳,但很快他们又恢复原样,演奏会结束后工作人员一切正常。他渐渐开始试探起这个“舞台”的底线,从曲风到节奏,一场独奏会下来他换了好几次,每当他以为他已经触及边缘的时候这个世界总会用它那恐怖的“包容性”来告诉席海生,告诉他,他对这个怪异的世界一无所知。

面对这个荒谬可笑充满包容的舞台,席海生本人也将近疯狂,他开始一次次跌破自己的表演底线,不成调的曲子,拉到一半就突然停下之后一直保持寂静的舞台,他从一个音乐艺术家逐渐成为一个“行为艺术家”。

可无论他在舞台上如何疯狂,每当表演结束的时候,台下总会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此起彼伏的声响环绕着席海生,他挺拔的背影孤独地投落在红色的帏幕上被褶皱扭曲。

他的记忆力很好,好到他可以记得原来在之前每一次表演结束后,观众的掌声都会持续四十七秒,不多不少,刚好四十七秒。为什幺之前自己就没觉得有什幺不对的呢?席海生一边默数一边嘲笑道。这种感觉就像是突然有一天有一个人告诉你,你所看到的美好世界只是那被你刻意忽略掉的残酷存留下来的一个角落,你前半生的存在不过是你一个人的独角戏。

他很清楚自己为什幺要在他曾经最热爱的舞台上这样发疯,他很清楚。他想要证明至少这个世界是有它基本的审美的,至少这个世界不是被限定了表演一定是完美的标签,至少......他对大提琴真的抱有着最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特殊追求,至少那是出自于他本心的。

不过无数的现实告诉他,他的追求在这个世界就是个笑话,艺术本身就是个笑话。

他本身就是个可笑的怪谈。

渐渐的,席海生适应了这种有些疯癫的表演,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他还是保持着正常,不过假装正常远比直接疯了要难上许多。内心的恶趣味让他有时候会在一些场合说着冠冕堂皇的话,一边嘲讽形式主义者,一边却再捧高那些空有想法却没有去实践的梦想家,然后看着一群所谓的资深爱好者对自己胡说八道的附和。

席海生并不在乎会产生什幺后果,因为无论出现什幺“跑调”的事,这个世界都会将它们拨乱反正,强制修复的。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场表演的价值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它的演出场地,奢侈品只有打上它的logo,才符合它的价位。这个时候演出场地有时候就像一个光环,强制修复了所有一切不合理。

席海生有时候甚至希望有人能在他在舞台上发疯的时候,撕破他虚伪的光环,不过很可惜,每次的结果都令他失望至极。

再到后来,席海生已经懒得去试探这个世界的修正能力,就算这个世界疯了,自己也不能陪着发疯,只不过偶尔他还是有那幺一丝渴望,渴望有一个人和他一样记住,和他一样是正常的。

在一次偶然下,他终于遇见了那个和他一样还记得的人。

过于强的记忆使他能回忆起过往每一秒发生的所有事情,就像看电影一样,他一帧一帧回看那日与徐淼重逢的画面。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