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斗场,斗钱

隔日杨、陈依约再来,门房侍卫却严肃地梆起脸说:「你们还是改天再来吧,不巧和相今日正好有贵客!」如此,杨与陈只好又识相离去。

之后他两天天都来试,直到第五日和相才终于肯见。两人欢喜的随管家入屋。谁知道来见他们的并非和珅本人,而是府内一位姓赵的内务总管,杨春懂事的赶紧再塞给他一百两银票,他才清清喉咙装腔作势说:「好吧,既然你们这么有心,我会尽量为你们安排。」

为了等那个赵总管的消息,他们又在客栈里足足待了七、八天。没想到这趟万里求见和珅之路果真是困难重重阿!

「杨春兄,我看咱两兄弟还是打道回府吧!」当晚陈庭玉气馁的提议。

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杨春和陈庭玉正准备放弃这次任务回返泉州时,突然有位自称是和府管家的人出现在客房门口,并亲自送来了一封信箴,内容以端端正正的楷字体写道:

“请两位于明日未时三刻,准时光临和府,总管赵必发留。”

隔日,杨春与陈庭玉高兴万分的拿着那封署名赵总管的信箴来到和珅私宅,一踏入和府,才发现院子里早已满满都是人了,有的在花园里站着,有的在走廊边闲聊,到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这到底怎么回事?杨兄你看看,这哪是和相召见阿?根本就是个茶会嘛!我说这个赵总管玩笑也开太大了!」陈庭玉见了这情况不禁跌腿暗骂。

「陈兄莫急,且先看看情形再说。」杨春立即挥手阻止他乱发牢骚,怕他在人家的地头上莽撞失礼。

「我看今天这场面,想单独见到他绝对不太乐观。」陈压低声量继续说。杨春只是淡然点点头,并不言语。

等人员陆续来齐后,当朝宰相和珅果然露脸了,他先是客客气气与大家寒喧一番,接着便开门见山的说:「各位都知道,开年以来山西和陕西等地大旱不止,饿死居民无数,那山西、陕西的人民与我等皆为大清子民,血浓于水,理应相互扶持对不对?」

众人大声答:「对!」

「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也不再罗嗦。好,那么现在就由我来起个头,带领大家伙共同认捐些银两,一起来帮助那些山西、陕西灾民,大家说好不好?」「这样吧,我就率先捐出敝人一年之俸!」

「和相公忠体国,又爱民如子,真是个千古好官阿!」院内开始有人拍马屁了。陈庭玉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来。

和珅都开金口了,众人岂有不从的道理。总管遂令家丁拿出一个箱子,里面装有数十个木牌,每人各发一个,接着要求各人将名字及认捐银两写下。

赈济灾民本是好事,于是杨春大笔一挥,慷慨的写了:一千两白银,接着便在数字的下面题名落款。

等众人皆写完牌子,赵总管开始唱名:「礼部尚书德明捐一万两!」

众人立刻响起一片掌声。念完后赵总管便将该木牌高高挂于荣誉榜上。

「陕西巡抚巴延山捐一万两!」

又是一阵热烈掌声。如此念了约十人,认捐金额大都在万两上下,杨春见状心中大喊不妙......

「泉州平安船运东家杨春一千两!」

“一千两”众人先是不敢置信的彼此张望着,接着便哄堂大笑开来。把杨春羞得简直想当场找个地洞钻。如此又念了几个人,数目皆大约在万两上下......

「台湾协进商行黄笋捐十万两!」

「哇!」众人立刻欢呼起来。原来此刻黄笋也在,还这么大手笔!

杨春在艋舺与黄笋曾有过一面之缘,如今看他展现出这么大的气魄,心想无怪乎我们泉州人在台北一地总斗不过他们漳州人。

*****

繁体版

*****

隔日杨、陈依约再来,门房侍卫却严肃地梆起脸说:「你们还是改天再来吧,不巧和相今日正好有贵客!」如此,杨与陈只好又识相离去。

之后他两天天都来试,直到第五日和相才终于肯见。两人欢喜的随管家入屋。谁知道来见他们的并非和珅本人,而是府内一位姓赵的内务总管,杨春懂事的赶紧再塞给他一百两银票,他才清清喉咙装腔作势说:「好吧,既然你们这么有心,我会尽量为你们安排。」

为了等那个赵总管的消息,他们又在客栈里足足待了七、八天。没想到这趟万里求见和珅之路果真是困难重重阿!

「杨春兄,我看咱两兄弟还是打道回府吧!」当晚陈庭玉气馁的提议。

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杨春和陈庭玉正准备放弃这次任务回返泉州时,突然有位自称是和府管家的人出现在客房门口,并亲自送来了一封信箴,内容以端端正正的楷字体写道:

“请两位于明日未时三刻,准时光临和府,总管赵必发留。”

隔日,杨春与陈庭玉高兴万分的拿着那封署名赵总管的信箴来到和珅私宅,一踏入和府,才发现院子里早已满满都是人了,有的在花园里站着,有的在走廊边闲聊,到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这到底怎么回事?杨兄你看看,这哪是和相召见阿?根本就是个茶会嘛!我说这个赵总管玩笑也开太大了!」陈庭玉见了这情况不禁跌腿暗骂。

「陈兄莫急,且先看看情形再说。」杨春立即挥手阻止他乱发牢骚,怕他在人家的地头上莽撞失礼。

「我看今天这场面,想单独见到他绝对不太乐观。」陈压低声量继续说。杨春只是淡然点点头,并不言语。

等人员陆续来齐后,当朝宰相和珅果然露脸了,他先是客客气气与大家寒喧一番,接着便开门见山的说:「各位都知道,开年以来山西和陜西等地大旱不止,饿死居民无数,那山西、陜西的人民与我等皆为大清子民,血浓于水,理应相互扶持对不对?」

众人大声答:「对!」

「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也不再啰嗦。好,那么现在就由我来起个头,带领大家伙共同认捐些银两,一起来帮助那些山西、陜西灾民,大家说好不好?」「这样吧,我就率先捐出敝人一年之俸!」

「和相公忠体国,又爱民如子,真是个千古好官阿!」院内开始有人拍马屁了。陈庭玉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来。

和珅都开金口了,众人岂有不从的道理。总管遂令家丁拿出一个箱子,里面装有数十个木牌,每人各发一个,接着要求各人将名字及认捐银两写下。

赈济灾民本是好事,于是杨春大笔一挥,慷慨的写了:一千两白银,接着便在数字的下面题名落款。

等众人皆写完牌子,赵总管开始唱名:「礼部尚书德明捐一万两!」

众人立刻响起一片掌声。念完后赵总管便将该木牌高高挂于荣誉榜上。

「陜西巡抚巴延山捐一万两!」

又是一阵热烈掌声。如此念了约十人,认捐金额大都在万两上下,杨春见状心中大喊不妙......

「泉州平安船运东家杨春一千两!」

“一千两”众人先是不敢置信的彼此张望着,接着便哄堂大笑开来。把杨春羞得简直想当场找个地洞钻。如此又念了几个人,数目皆大约在万两上下......

「台湾协进商行黄笋捐十万两!」

「哇!」众人立刻欢呼起来。原来此刻黄笋也在,还这么大手笔!

杨春在艋舺与黄笋曾有过一面之缘,如今看他展现出这么大的气魄,心想无怪乎我们泉州人在台北一地总斗不过他们漳州人。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