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六大财团

听到岩崎一郎的话,黄奕华眉头一皱:“岩崎君调查我?”

“呵呵,黄君误会了,你的这些消息都是公开的,只要稍微对你有所关注的人,几乎都知道,以黄君你的知名度,这世界不知道你的人还真的不多,可以说,在日本,对黄君你最为关注的应该是三井和住友,你的家电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他们的冲击可不小啊。”

日本整个国家几乎是被十大财团所把持,其中最重要的是六大财团,分别是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三和、劝银六大财团。

在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由于财团垄断性被削弱,日本经济中又出现了与财团不同的产业型企业集团。

产业型企业集团不同于财团,其特点和核心是稳定的超大型企业作为母公司,母公司拥有直接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很大股份,施行垂直领导,很多子公司和关联公司也持有母公司的股份,从而形成了一种紧密和相互持股关系,如丰田、日立等集团。

由于缺乏金融资本的支持,这些产业型集团中相当部分又是六大财团的企业成员。

而在六大财团中,各大成员企业间不存在上下支配关系,是松散的联合体,依靠金融机构和传统的关系联结在一起。

也就是说日本六大财团是“以资本为纽带”的“财团型”企业集团,其特点是:各成员企业之间呈环状持股,是“以资本为纽带”的;但是,各成员企业之间只是一种横向联合,主要是为了相互提携业务,因而它只是松散的联合体;虽然集团也有核心(主要以大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主),最高权力机构是“经理会”,但集团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集团本身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三菱财团成立于1954年,共有28家大企业组成,是日本最大的企业集团。

其核心企业有:东京三菱银行、三菱商事、三菱重工、三菱汽车、三菱电机、本田技研、麒麟啤酒、旭玻璃等。

该集团主要以汽车、成套设备、军火、电子、石油化学、飞机、造船、核能等产业为重点,并致力于城市住宅开发和新材料开发等,控制着日本的军火工业。

经理会称“金曜会”。

三井财团成立于1961年,目前有25家大企业组成。

其中三井银行、三井物产、三井不动产公司是财团的三大支柱企业。

其核心企业有樱花银行、三井物产、新王子制纸、东芝、索尼、三洋、NEC、丰田汽车、三越、东丽、三井不动产等。

该财团在化工、重型机械、综合电机、汽车制造、房地产、核发电、半导体、医疗及办公电子设备等行业拥有优势。

经理会称“二木会”。

住友财团成立于1951年,目前有20家大企业组成。

该财团在金属业、金融业以及电气产业方面有较强的实力。

其核心大企业有住友银行、住友金属、住友化学、住友电工、住友商事、松下电器、日本电器(NEC)、三洋电机、朝日啤酒等。

在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精细化工等部门有基础,后来又经营海洋开发和核能。

经理会称“白水会”(白水会,住友财阀起源的“泉屋”的“泉”字分拆为“白水”)。

富士财团成立于1966年,目前有29家大企业组成。

该财团在日本制造业、商业和金融业等各重要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

其核心企业有富士银行、日产汽车、日本钢管、札幌啤酒、日立、丸红、佳能、以及日本生产轴承最大企业“日本精工” 及农业机械最大厂家“久保田”等。

以纺织业起家的丸红商社(MARUBENI)为日本的大型综合商社,是广东省的“省长顾问”企业,在广东省的投资企业有10多家,今后积极寻求与中国的物流业方面的合作是其目前经营目标之一。

经理会称“芙蓉会”

三和财团成立于1967年,目前有44家大企业组成。

其核心企业有三和银行、日商岩井、日本电信电话(NTT)、日棉、科思摩石油、神户制钢所、夏普、日本通运、积水化学工业等。

其中日商岩井及日棉居日本九大商社之列。

该财团在钢铁制造业、通讯业、液化气、陶瓷、橡胶等行业有较强实力。

经理会称 “三水会”

劝银财团成立于1978年,目前有48家大企业组成。

该财团是六大财团中成立时间最晚但却是成员最多的一个财团。

其核心企业有第一劝业银行、伊藤忠商事、富士通、兼松、清水建设、川崎制铁、旭化成工业、富士电机、横滨橡胶等。

该财团在化工纤维、金融、光通讯、计算机、石油开发、食品等方面较有优势。

经理会称“三金会”。

黄奕华听了岩崎一郎的话,表情这才缓和下来,微微一笑说:“呵呵,岩崎君过奖了,我的这点小成就跟三菱比起来还差得远呢。”

“黄君过谦了,三菱发展到现在已经有接近100年的历史,而黄君才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相信用不了几年,黄君的集团就能超越三菱了。”岩崎一郎的态度一直都好得不得了。

如果不清楚的还以为这是为邻家老爷爷。

黄奕华虽然不怕三菱,毕竟出了他本身的财力,还有美国爸爸这层身份在,但黄奕华也不敢轻视岩崎一郎这老头,毕竟三菱可曾是支持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侵略战争的最大军火供应商,这样的一个财团的现任家主如果把他当成一个慈善家,绝对会被人笑掉大牙的。

不过黄奕华如果想进入日本,那么跟其中的财团合作无疑是个必须的选项,而从这六大财团所涉及的领域看,跟三菱之间的直接竞争无疑是最小的。

“呵呵,我也希望如此,不过以我们两家的产业结果来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竞争关系,所以我也是很希望能和三菱集团发展进一步的关系。”

“这也是我所期待的。”岩崎一郎此时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听说黄君准备在中国投资建汽车厂?”

“呵呵,是的,岩崎君也有兴趣?”

“当然有兴趣,可惜现在中国比较相信欧洲那边。”

“呵呵,这样是常理。毕竟两国是直到78年才签了和平友好协议的。”

对于中国汽车的发展,黄奕华非常清楚,1978年底的时候,中国跑到欧洲去寻求汽车工业的合作伙伴的。

当时汽车工业发达的是欧美和日本,没有选日本,是因为1978年的8月才和日本签订《和平友好条约》。

就好比:你刚刚认识一个朋友,最多打打招呼,直接称兄道弟拜把子,好像不太自然。

可是去欧洲之后,由于欧洲那边的人看不起中国市场,几乎就没有车企愿意和中国合作,最后只有大众是给了点机会的。

在上海大众时期,中国汽车工业是非常薄弱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零部件制造的技术问题,外国车企哪怕不出售技术,照样也是大把地赚钱。

当时的合资车企都是通过进口零部件,再组装成车,相当于我们只是当了个“装配工”的这么一个角色。

到1987年的时候,桑塔纳的国产化率仍然只有2.7%,一辆车上大概就只有轮胎、车标、收音机、喇叭、天线是国产的,其他通通进口。

也就是说,当时外国车企哪怕不出售技术照样能赚钱。

20世纪90年代,日本车企的主要战略目标就是占领中国汽车市场,把中国作为战略扩张的重点国家。

但由于当时大众几乎是一家独大,已经抢占先机了,对于日本车企来说,由于进入中国的时间晚了,那日本车企就只能搞点不一样的,才能在中国市场立足。

于是为了开拓市场,展现自己的诚意,就把自己的部分技术给带到了中国。

当时的中国正好是缺技术,没有技术,日企恰恰是能够提供的,于是两者一合作,刚好都能满足各自的目的。

1997年中国航天汽车与三菱合资带来的4G6系列技术和生产线,一用就是几十年。

大众那边,刚开始提供的都是零部件装配等等无关紧要的技术。

受到日系车企的这么一个冲击,没办法了,要跟上了,于是大众才在1999年引进了PQ34平台和帕萨特B5轿车。

但是当时的日系车企带来的技术其实也是比较落后的,只不过是相比其他厂家,它的确技术还是给了。

就拿三菱来说,4G6系列是日本80年代初的技术,到国内已经落后将近20年了。

不但技术落后,关键的核心技术,日本人照样也是没给。

比如说:丰田卖给天汽的夏利,当年日本人把夏利的全套图纸以及发动机都给了天汽,但是我们造出来的夏利,故障率、油耗等就是要差很多。

当时天津一汽夏利项目负责人有个说法的:国产机床跟不上汽车制造业的要求,细节控制不严,会导致故障率偏高。

所以,关键工序的零部件,还是只有采用进口设备。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