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一部传得沸沸扬扬的电影终于上映了,笔者第一时间去电影观赏了这部电影,毕竟号称投资千万,还在大街小巷贴满海报,预告片也在星空电视上反复播出,甚至在报纸上宣称这是今年最好的爱情喜剧。所以笔者很想知道,这部电影是否名副其实。

看过之后,动笔想写评论时,却几次提笔都没有写下去,这部电影缺少一点香港的味道,但又实在很好看,让人非常为难。

故事很简单,在海洋公园做兽医的阿杰,对患有短期失忆症的少女阿珍一见钟情,为了她不惜放弃自己的理想,为找回她的记忆而奔波,并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只看简介的话,大概会以为和普通的爱情喜剧没有区别,笔者最初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到了电影院,一开场就能看出不同来,至少在香港这个地方,还从来没有哪个导演用如此快节奏的剪辑来开头,但是节奏虽快却不凌乱,充分向观众展现了男主角阿杰的性格。

尽管这性格在后面并没有对剧情起到什么推动作用,却丰满了人物的形象,并让观众能够很快代入。

不得不说,张皓轩虽然年轻,导演的能力却非常出色,既继承了处女作《表错七日情》的温情,表现上又完全是两种风格。

无论剪辑、构图还是色彩,《初恋50次》都超过现在的港片不止一筹,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线也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尤其是结尾的升华,相信会让很多人眼睛一亮。

恕笔者保密,结局是最大的惊喜,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除此之外,演员们的表演也都可圈可点,张皓轩足够年轻帅气,又兼职导演,对节奏的掌控无与伦比,而且很有喜感,能在搞笑和深情款款之间切换自如。

钟楚红的笑容非常迷人,雨夜分手和最后的表白尤其出色,极具层次感。

配角之中,最为出彩的当属成奎安的大傻,凶恶的外形和妻管严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既有笑点,也很丰满。

然后是在《桃李争春》之后,再次担纲演员的王天林,不知道张皓轩用什么打动了他,也相当的抢眼,出场次数不多,却将威严慈父这几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刘德华就稍微有些差,表现得略为过火,倒是陈玉莲的小玉让人眼睛一亮,初登场时的豁牙和大脑门看起来非常惊悚,让人而差点认不出来。

但最后和刘德华一起时变漂亮的反差,又让她显得相当吸引人,如果将夸张的表演再控制一下,会更加的出彩。

总之,这是一部相当出色的爱情喜剧,可以说不仅仅是今年最好的,未来十年也不一定会有将其超过的爱情喜剧。”

《星岛日报》,刘志华。

因为《电影双周刊》是周刊,还没到发行的时间,刘志华只好将影评刊登在自己位于《星岛日报》的专栏上面。

当然,等下一期《电影双周刊》发行的时候,肯定要弄个专题。

像刘志华这样影评人还有很多,只要是仔细看了的,基本上都像他这样赞不绝口,无论构图还是剪辑还是人设和故事主线,都让这群“土豹子”非常惊讶,特么的电影还可以这样拍?!

“非常精彩的故事,非常精彩的结尾,回味无穷。”这是《明报》的报道。

“导演仿佛在和你捉迷藏,每当你以为猜到了结尾,马上又会峰回路转。”这是《成报》的报道。

“想象力影业一掷千金打造的《初恋50次》,的确是今年最好的爱情喜剧。”这是《东方日报》的报道,马屁拍得异常直白。

甚至连林燕妮也不甘寂寞地跳出来,在专栏里面写道:“女人其实并不需要多少浪漫,也不需要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她们要的很简单,能有一个容忍自己缺点,愿意做出妥协陪伴一生一世的男人。”

然后黄沾也来凑热闹:“一个男人愿不愿意为自己喜欢的女人做出妥协,愿不愿意容忍喜欢的女人的缺点,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就像《初恋50次》的男主角阿杰一样。”

这隔空秀恩爱,秀得让人牙齿发酸,要换在30年后,只怕会有一大堆人拿着汽油打火机堵门了。

当然了,也不是没人批评,比如《天天日报》的某个专栏影评人就表示,短期记忆丧失症根本就是在胡扯,而且男主角的背景完全不符合逻辑,随随便便就能买条船,却还呆在海洋公园做兽医。

而《新报》的专栏上面也有影评人抨击,大澳那么偏远的地方,就算女主角家有钱,也不可能同时养几辆车,而且一年时间天气变化那么大,女主角难道都没觉察到?

但是这些批评之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是基本都刊登在发行量处在二三流的报纸上面,二是基本不痛不痒,或者比较吹毛求疵。

即便马家兄弟语焉不详,但《东方日报》对张皓轩的态度180度大转弯,瞎子都看得到。

再结合上面流传下来的信息,比如张皓轩跟某个权势人物关系匪浅,甚至可能是对方私生子云云,这些报纸的老板虽然不清楚具体情况,但是看张皓轩那张混血面孔就知道,那个权势人物只怕来头不小,又怎么敢去捋虎须。

就算有人真的不开眼,部分知道内情的报纸股东们也会打招呼,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种种。

查良镛也不例外,他这样的文人,哪有不投机的,《明报》当初能转型,不就是借着难民潮的东风,外加跟陈老总的论战吗?

到目前为止,香港本地的财团,暂时将那位小爱德华·李的性格做了个总结,简单的说就是,只要你尊敬他,给他面子,占些便宜也不打紧,人家也只是爱玩。

可你要不给他面子,打搅到他玩游戏了,让他玩不愉快了,就算是天王老子,那也是要掀在地上给你看的。

再加上那从未被辟谣过的同父异母的传闻,只要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利益,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能提供方便的时候还会提供方便。

说到底还是香港这池子的水还是太少了,大资本根本瞧不上,另一个时空十五年后的那场风暴,若不是北边背书,早就被吃得一干二净了,而且过境的还只是风暴的一个小尾巴。

至于影评人,他们的意见一点都不重要,将渠道一卡,什么事情都没了。借口多了去,排版需要啦,文章风格不合适啦等等。

事实上,影评人也不会那么蠢,他们和电影是共生关系,相互吹捧,各取所需。

这点好莱坞是做得最好的,电影公司送点礼物,包下度假费用等等,影评人也就会为电影公司的电影唱赞歌,这和行贿受贿是两码事嘛。

当然,一切的根基还是电影质量,如果电影实在太烂,影评人也不会冒着砸招牌的名头,硬要把白的说成是黑的。

这就像奥斯卡一样,决胜负的时候,的确是看公关水平,但没质量打底的话,连决胜负的位置都够不着。

要说的话,在电影刚刚出来的那个时候,影评人或许真能操纵一部电影的受欢迎程度。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出现,广播、电视机,将来还有互联网,他们也就渐渐沦落为资本养的狗了。

目前香港的电影圈和影评人虽然不像好莱坞那么融洽和圆转自如,但是在人情比重更大的社会里面,他们也不会傻瓜,更何况《初恋50次》的质量也的确是杠杠的。

总而言之,质量足够上乘,加大部分影评人的吹捧,还有男主角张皓轩这段时间的热度,以及电影公司的大肆宣传,给这部电影打下了破纪录的基础。

事实上,首日票房的数字一出来,直接让邵氏院线那边的人小心肝连抖几下。

邵氏也就16家电影院,一家影院座位大约近千,龙头戏院超过一千,一天票房超过250万,这是有多少人看啊。

而一周后的票房出炉后,更是让一大帮人跌破了眼镜,这特么离首部票房过千万的电影过去才几年啊!

现在一周就能达到这种记录了?

而且眼瞅着就要过两千万,也太夸张了吧?

然而,即使有心理准备,第二周又是1000万票房入账,总票房轻轻松松过2000万,再次让香港的电影人失去了语言。

第一周票房过千万,第二周票房还过千万,这还要不要人活了?虽说第二周的放映时间要长一点,但这已经很夸张了好不好,这可是破纪录啊!

要知道,年初的时候,嘉禾的《摩登保镖》破了成龙的千万票房记录,也才1600万,这一年还没过去,2000万的记录就要被破了?!

但这依然还没完,尽管接下来的两周,票房开始恢复到正常情况下,但数字还是往3000万的方向上前进着,哪怕无数人在心里大叫着“停停停”。

于是,电影在延期一周下线的时候,票房停在了3012万这个数字上面。

香港电影圈再次失语,在1981年的12月,这小破岛的电影市场上呈现出极其惨烈的情况,《初恋50次》这台硕大的超级压路机一路碾压过去,将无数同期上映的电影碾得面目全非。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