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遇见剧情人物

就在陈贤选择完了时!

死板庄严的机械声响起道:“宿主选择阵营2,当前日军已攻占南京,正在剿灭剩余国军,宿主需在南京生存一个月,离开南京城抹杀,救下一人获得一点奖励值,杀掉日军一人获得一点奖励值,救下剧情人物获得一百奖励点,杀死剧情人物获得一百奖励点。”

“剧情已开始,请宿主做好准备。”

就在系统话音刚刚落下,陈贤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

街尾已经有日军注意到了陈贤。

由于选择了阵营,此时的陈贤身穿国军少校服装,对于日军来说,这可以算得上一条中小型的鱼。

“キャプテン、ここに敌がいます。”一个小日本老远就看见了陈贤,对着鬼子的小队长喊了一句。

幸好,陈贤上次领取了一个百国语言技能,能够听懂。

意思就是小队长,这里有敌人。

日军最小的战术单位是分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班。

每个分队13人,包括分队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

有轻机枪一挺,编制四人(组长、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配备自卫手枪,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

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掷弹筒。

日军的一个小队,稍稍大于中国军队的排,一般由三个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分队构成,共54人。

加强配置时,每个分队15人,加强一个掷弹筒,整个小队62人。

而为了应付中国的游击战,日军还曾有另一种小队编制:每小队6个分队,每分队8人,只有3个分队配置机枪,全小队50人。

在哪日本鬼子刚刚喊完,几十竿三八大盖对着陈贤开始射击,同时歪把子机枪也架了起来。

这他妈的,哪里敢硬拼。

陈贤发挥自己的体质速度,立马一滚,跑到墙壁边,在跟着翻身躲过了子弹。

那一串的速度很是快捷,至少几十竿三八大盖没有打中他。

陈贤并没有小瞧日军。

日军《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以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每年用于训练的步兵子弹则为1800发。

在这种严格要求和训练条件下,日军射击水平普遍较高,通常每个中队(连)优秀射手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英国军事评论员给日本军队军事素质的评价是:装备B级,战术水平A级,单兵射击技术A级。

据一些抗战老兵回忆,许多日军士兵在乘车行进时举枪射击,仍能较准确地打中百米内的人形目标。

而普遍受过基础教育的日本兵在受到长时间严格训练后,对技术兵器的操作、保养水平更是远优于中国士兵。

直到战争后期,日本在战争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兵源枯竭,不得不扩大服役年限,征召了许多“胡子兵”和“娃娃兵”,老的老,少的少,且训练的时间、质量都不能保证,军事素质就大打折扣。

那些子弹几乎都是追着陈贤的身影打,没有打中不是说日军的射击水平不行。

而是陈贤的反应速度更快快。

要是吃过鸡或者玩过CF,CS的都知道,在敌人看见你的时候,几乎枪口已经瞄准了你。

陈贤不可能选择硬钢,就着那些残破的墙壁或者小巷飞快逃跑。

没有枪的情况下,不可能是别人的对手,哪怕你搏击技术再高。

几乎是眨眼之间,陈贤的身影就消失了。

也幸好,到处都是大雾,那不是大雾,那是燃烧的烟尘让陈贤的身影可以快速的消失,隐藏起来。

那个日本鬼子的小队长气的骂八嘎,抽出佩刀指着陈贤逃跑的方向喊道:“追いかけてくれ。”

此时,陈现已经凭借着身体素质,逃跑出去了老远。

难度四级的电影就让他逃跑,也难怪系统让他选择阵营。

陈贤左跑右跑,渐渐的迷失了方向。

毕竟这不是自己熟悉的街道,也不是自己熟悉的城市。

很快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陈贤不敢再街道上停留,只好钻进一个破败的房子里。

深呼吸几口气后,陈贤这才查看着任务。

在南京城里生存一个月别以为很简单,要知道,现在可是冬天。

1937年,12月13日冬季。

吃的喝的不说,光是天气就能让人冻死了。

而且系统也给出了任务,杀掉一个日本鬼子获得一点奖励点,救下一个人获得一点奖励点。

至于能赚多少,就要看自己的了。

他看了看自己的穿着,豁!好家伙,还是一个少校,军衔不低啊!

四周偶尔响起枪声。

陈贤刚想坐下来松口气时就听见嗒嗒嗒的声音。

开始还以为是枪声,但是陈贤蹲着身一看,缺见要一辆白色的马,拉着一个木板,木板上驮着十几个妖艳的女人。

那些女人手中都抱着东西,或琵琶,或行囊,或盒子。

等到马车飞奔过去,陈贤嗅了嗅鼻子,空气中传来了浓重的胭脂味。

陈贤看着马车离开的方向,刚要跳下来跟着马车一起离开时,街上又传来了声音。

十几个齐耳短发和穿着蓝色衬衫裙的纯正女学生们,正拧着箱子小跑着。

看到这一幕,陈贤几乎是断定了,这些人就是金陵十三钗中的女学生。

不出意外的话,她们这些女学生会在路上和那群教导队的人撞见。

从而只剩下李教官一个人。

陈贤并没有选择和她们一起跑路,而是等到她们跑远后,在尾随着她们。

在原着金陵十三钗里面,教导队明明有逃生的机会,可是却把生的机会留给了这些女学生。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