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连横合纵

不久后,张宁便按朱恒的建议,暂时放弃荆州;然后朱雀军将粮草军械补给屯于岳州,调船运送辎重自水路顺江而下,战兵走陆路而行,水路并进逼近武昌府。

他们虽然占领了岳州,但水军不济只能封锁洞庭湖的入湖口,无法截断长江。

其水路辎重仍处于荆州水军的危险下,议定只得以陆军保护船队,若遇官军水师袭扰,便将船队靠近南岸,再从陆上以火炮拒敌。

大军长驱而下,在临湘城又打了一仗,然后各地不战而降。

兵锋直逼武昌,未得报有实力的官军增援,看起来已经没什么能阻挡朱雀军夺取武昌城了。

就在这时,之前从常德城出发去南京出使的使团返回了,在半道上和张宁中军汇合。主使仍是陈茂才,此人善辩,因故几番受命以这类事。

张宁在中军大帐先见了陈茂才,得知汉王也派了几个人随行过来联系,顿时觉得这事有戏,至少南京那边积极回应了。

其实这次谈判的内容很简单:九江府的卫军原本已经响应汉王了的;但汉王主要经营南直隶,兵力也尽数布置在那边,西面九江府等地不仅疏于经营,而且基本没管更没多少兵,对官军的防御是聊胜于无,当地官吏有反复的可能。

张宁希望汉王派一员大将带兵进驻到九江府,并妥善经营周围的重镇据点。

这个提议原本就是双方有利的事。

于大局是将中游、下游连成完整一线,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对汉王来说,当初他无力远征武昌府,现在只要巩固九江府就能完成之前的战略意图,大战都不需要了便能消除一个方向的危险,何乐不为?

不料陈茂才叙述了汉王府的态度时,叫参议部诸人都大为惊诧。

这回汉王派了几个使者随行过来,原来是来讲条件的:南京答应湖广这边的建议,作为交换条件几条,第一,让“建文军”交出叛徒朱恒,押送往南京听候汉王发落;第二,汉王军抵达九江府后,朱雀军要提供钱粮若干、新式火器若干,以巩固各地经营防卫……

参议部的人听完陈茂才的叙述,无不破口大骂。

其中有人嚷嚷道:“若非咱们眼下兵力单薄,打完武昌,便径直顺江东下,顺手就取了九江等地,那时汉王腹背受敌,求咱们都来不及,还有脸讲条件?”

朱恒听到提及自己,只好站出来,跪拜表态:“毕竟咱们是无力进取的,为大事计,王爷可将微臣交出去,以一人之身换大局稳固值也。”

张宁上前亲手将他扶起,不必思索便说:“显然是不可能的。”

大伙都知道朱恒很受湘王重用,当作肱骨之臣,以为他要说一番道理笼络人心,倒不料一句话很简单,不可能就完事了。

参议部幕僚梁砚平素十分低调,此时也忍不住说:“汉王是自己作死,还是府上那帮人都是猪脑子!要是这么下去京营打到南京了,那一个个的文武谁逃得掉死罪?”

朱恒叹道:“也可能汉王府料得我们有求于人,借机要敲些好处而已。不管怎样,眼下必须得保汉王。万一京营是从下游或是中游破了江防,一旦汉王覆灭,咱们的境况便不利了,唇齿之寒不得不察。”

这确实是个理,不过张宁觉得汉王要因此消极谈判,未免也太儿戏……

不过汉王再怎么说有几十万大军,起到了很大的牵制作用;否则一旦东线也是朝廷掌控的话,朱雀军显然要面对四面楚歌的境地。

可以想象,荆州尚在官军之手,上游是有危险的;北部正面也是漫长的战线;东面以南京为中心逼近,江防便荡然无存;云南那边的沐王虽然远,也不是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张宁便亲自接见了汉王的使者,积极与之讨价还价,除了第一条表示出没有商量的余地,别的好处都是能谈的,哪怕是无理要求。

汉王的使者专门提到要朱雀军的新火器,显然南京也注意到了湖广战局的情况。

远水之战以一万多破十万,表现太过惹眼,各方都意识到张宁手里的火器威力。

张宁怕拒绝了交出朱恒的条件后,汉王府会对谈判失去兴趣消极对待……

作为建文一系的人,汉王估计也有所提防;张宁便准备提出援助汉王军火器的条件。

参议部对此事颇有争议。

反对者既担心火器技术扩散,失去了自身的长处优势;又提放养虎为患,那汉王府毕竟占着好地方,而且兵多将广,和朱雀军也永远不可能走到一条道上。

燕王系和建文系最终没有妥协的余地,不仅是汉王府在提防朱雀军,朱雀军参议部照样是提防他们的。

支持者的人中就有朱恒,朱恒认为火器技术已经泄露到官军那边了,官军暂时没有运用到战场上不过因为从大量制造到实装训练需要一个过程而已,迟早要出现在战场上。

“半年多以前,咱们就已经确认锦衣卫劝降了一些兵器局的人,其中包括前兵器局提举范四;另有澧州之败、常德失陷等几次咱们丢城失地,军队覆没,战场混乱败军不可能销毁所有的兵器,一定有实物落入官军之手。除了数月前新制的长管野战炮,臼炮、弗朗机骑炮、火绳枪都已泄密;我曾到兵器局作坊多次视察,以为最先设计这些火器或许不易,但若是仿制则要求不高。别说锦衣卫南镇抚司专门研制这些东西,就是民间作坊也仿得出来……

若是将来官军用这些火器用于下游战场,汉王军必战不利,汉王军覆没对咱们也没好处;既然已经泄漏给了朝廷那边,再以火器作为条件向汉王示好,也并非不可。方才有人提出养虎为患,我不太赞成,就汉王府现在这状况,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真正的大敌是京师朝廷。”

这时汪昱起身拜道:“末学倒有一个想法,斗胆在此提出来,望诸位不要见笑。”

张宁鼓励道:“各抒己见才能集思广益,青墨有话直说无妨。”

汪昱道:“眼下我们进占迅速,在朝廷眼里或许有羽翼渐丰之势。咱们既然想要联合汉王,共同对付强敌;朝廷也不乏连横合纵之才,他们会不会调整方略,试图说服汉王?那宣德伪帝与汉王毕竟是一脉相承,他们感受到危险之后,难不保一起对付咱们?”

朱恒道:“要这么说,建文君和燕王都是太祖之脉。宣德与汉王虽是叔侄,但他们谁不清楚事到如今已成水火?只要有一方败北了,对方根本不可能轻饶……退一步说,就算朝廷与汉王息兵,汉王也不会傻到真帮着朝廷减轻压力助纣为虐,反过来打咱们;那时的情势无非转变了一下,从汉王牵制朝廷主力、变成了我们牵制京营,实质未变。”

汪昱听罢忙道:“朱部堂言之有理。”

争论了一番,参议部终于达成了决定,要用火器帮助汉王,以此交换他们出兵九江府。

接下来就是谈判,毕竟汉王府提出的条件还包括要朱恒;张宁派汪昱和梁砚协助陈茂才和使者谈。

朱雀军提出的条件相当丰厚,承诺一旦汉王军到达九江府,便提供大批火绳枪和火炮,而且派官吏帮助他们建立制造维修火器的作坊;有了犀利火器,汉王还能用于南直隶各地城防,更有效阻挡京营进攻。

除此之外,明年秋收征税之后,朱雀军将粮草调往岳州,再从岳州送大批钱粮到九江府……

当然,后面那一条只是画饼,看着好,可等到明年秋收后这局势是什么样子还不知道,说不定朱雀军或是汉王军都被灭了。

但后来补充的一条,开放东西商行来往其实对汉王有好处,东南沿海富裕但缺粮,一旦准许大批贸易,湖广等地可以为汉王军提供充足的军粮保障。

参议部已经表示了足够的诚意和好处,汉王的使者也动心了,他们说要派人急报南京,再做答复。

梁砚居然还在谈判期间,暗示使者的私利:建火器作坊等事宜要拨钱,负责的官僚差事办好了也可以从中捞些“火耗”;商贸一通,有权力的官设关卡还能收税……

梁砚只是暗示,可那使者竟然回应,说是他在南京认识的人不少、结交甚广,若是湘王肯资助,他出面送礼走动,这事儿就可能更容易了。

汪昱梁砚赶紧把这消息报知张宁,并提建议若干。

这会儿张宁才恍然醒悟,之前都顾着双方公事上的利弊,竟忽略了公事也是人在办。

当下便指使汪昱等人,承诺使者钱财若干,并在重新去南京的时候帮忙送到地方;等南京的使者回去要走动游说时,各处大臣各需要多少,再临时支付。

参议部诸人以为这个法子稳当,不然把钱全部给了那使者,万一这厮拿了钱不干事,到时候找谁去?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