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尘埃落定

其实明珠并不能肯定燕王究竟会在哪日谋反,但在她逃出来的前一天,苏夫人又来劝说她时,言谈举止间都是掩不住的兴奋紧张,明珠便知道,恐怕他们要动手了。

所幸她还是赶上了……无论如何,有了她的出首,至少幼弟和苏夫人的命都能得以保全。

很快,更多的消息源源不断传来——

十二月初七日,钦旨褫夺燕王爵位,其家中凡有品级封号者一律贬为庶人。

燕王的长子、三子、四子及其子媳,包括年仅五岁的幼子,燕王大小数十个姬妾,不论男女老幼,即刻问斩。

燕王的两个女儿因已出嫁,不在论罪之列,但旨意传出的当天,两人便在家中自尽身亡。

十二月初八日,燕王母族、妻族中年十六以上男丁斩立决,年十六以下男丁流放南疆,女眷一律没入官奴,永不可赦。

十二月十一日,牵涉谋反之事最深的永城侯夺爵,满门抄斩。

十二月十二日,武定侯夺爵,家中年十六以上男丁斩立决,年十六以下男丁流放南疆,女眷一律没入官奴,永不可赦。

十二月十四日,长兴侯夺爵……

一时之间,京中直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漂杵。

每天都有昔日穿绫裹绸的男男女女被绳索捆成几列,在兵卒的喝骂下跪于柴市,手起刀落,继而便是满地鲜血。

到了十九日,苏家的判决终于下来了。

靖宁侯苏政夺爵,即刻问斩。念其女出首之功,其妻籍没官奴,永不可赦,其长子次子免于问罪,且加封其女为正三品女尚书。

而就在同一天,另有一道旨意被飞速递往边关,特命平蛮将军叶承允统军西进,剿灭与乌瑟勾结的燕王次子及其他燕贼余部。

谁知那燕王次子闻之,竟命人写了一篇檄文。

道是其父原为除奸王、清君侧,忠心可鉴日月。

如今蒙冤受辱,自己既为人子,当为父伸冤,昭彰拳拳孝道,耿耿忠义。

而朝廷不仅任奸王把持朝政,且竟钦封一个叛父悖母、不孝不忠的女子为三品女尚书,可见其朝纲废弛,国体败坏!

檄文一传出,顿时天下震惊。

有人想到那苏氏女虽说出首告父,是为大义灭亲,但到底有违孝道,朝廷加封苏氏女之举,是否真有不妥?

又有人想到之前摄政王被参劾一事,虽说燕王谋逆事发后,众人已知这场风波乃燕王幕后策划,原本包藏祸心,摄政王妃的话本中,那些所谓诽谤朝廷的罪名都是被曲解的。

但摄政王妃毕竟是个女子,其如此张扬之举,是否又于礼不合?

正在沸沸扬扬间,一篇《讨燕贼檄》突然横空出世!

檄文中先是历数燕王的种种罪行——

既为人臣,却不思事君报国,反倒心有反意,妄图谋逆,是为不忠。

既为宗亲,却不恤无辜黎庶,反倒挑起兵祸,乱及天下,是为不仁。

既为手足,却不知孝悌友爱,反倒背后构陷,诬王清名,是为不义。

如此不忠不仁不义之徒,竟然还敢高呼“蒙冤”二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至于其子,更是不辨忠奸不明是非不知孝道的可笑之徒。

圣人曾有云,“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若父母犯错,子女却一味顺从狡饰,岂非陷父母于不义之中?!

偏偏这样简单平常的道理,她一个后宅女子都懂,燕王次子和一众反贼却不懂,反倒砌词狡辩。

可见其若非心性愚蠢,那就是有意颠倒黑白,若不除此贼,当不足以平民愤、定社稷、正乾坤!

——短短一篇檄文,不过数百字,却是字字如刀,句句似剑,读来直如山岳震动,竟有摧心裂胆之感。

据说燕王次子看完此文后,当场大呼,“此女害煞我也!”,又悬赏百金,不取摄政王,反倒取王妃程氏项上人头。

清泉居士自此名震天下,不知多少名士大儒看过她所着的这篇檄文后拍案叫绝,更有人赞其为“千古第一檄”!

此檄传行天下后,当天晚上,平蛮将军叶承允就在定州大败叛军,其后一鼓作气,连战连胜,不出十天,便荡平贼党,斩杀贼首。

自此这场叛乱终于平息,京中那些参与谋逆的人家也都或行刑,或流放,或发卖,尘埃落定。

此时,城西一座三进的小院儿外,正停着一辆清油马车。

车帘垂落下来,将车内之景遮得严严实实,只见车内坐着一个容色灵秀的美貌少妇,肚腹隆起,另一人虽然同样也是孕妇,却作少女打扮。

这二人正是玉姝和明珠,玉姝道:

“令堂被发卖那日,我一早儿就打发人买下来了,就安置在此处,令弟因并未问罪,我也一并教人送到了这里,如今这里伺候的几房家人都是当日你身边得用的,”说着,把一叠书契递给明珠:

“这些都是他们的身契和此处的房契地契,珠姐姐,你拿着,好生收起来罢。”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猜你喜欢